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来看看你被这些老辈人的所谓育儿方法坑过吗 [复制链接]

1#

现在的年轻人有了宝宝以后,有很多人不愿交给公婆或者爸妈带,原因就是老辈人的育儿观念有些我们无法认同,直接说他们吧,往往都会换来这么一句“你(或者说我儿子)就是这么养大的!”

他们觉得自己能把你们养活大,相当有经验,所以看孩子只要按照他们的方式来就不会有错,即便那种方式科学证明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来看看你有没有被以下几种“育儿方式”坑过。

1.剃胎发使头发更多

新生儿胎发到了三四个月时会自然脱落,并且孩子的毛发状况是跟遗传、营养状况相关。胎毛剃不剃,结果都是一样的。

最好不要给太小的婴儿刮光头,这样很容易损伤毛囊,使头发出现暂时不生长的现象。

2.刮眉能使眉毛浓黑

孩子的皮肤娇嫩,如将眉毛根部刮伤,可能会改变眉毛位置与形态;万一不小心刮破皮肤导致感染而溃烂、结疤,还可能不再长眉毛了。大多数孩子的眉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父母根本不必着急。

3.剪睫毛使睫毛变长

睫毛的长短、浓密与否,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关。睫毛可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剪掉睫毛,孩子眼睛容易受伤,还是让孩子的睫毛自然生长吧。

4.捏鼻能使鼻子变挺

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孩子鼻腔黏膜娇嫩,如果过于用力捏鼻,反而容易损伤其鼻黏膜。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

5.捋耳使耳廓更圆润

婴儿的耳朵都处于没长开的状态,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耳朵会越长越有型,这与遗传有关。有些人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把孩子的耳朵向后压,并不管用。平时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只是起到了抚触的作用。如果孩子的耳朵真有畸形,医院检查。

6.母乳抹脸能使孩子皮肤嫩白

如果你正在这么做就赶紧住手吧!乳汁变质后会产生细菌,容易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到时候真的是哭都来不及。婴儿保湿,只要涂抹润肤霜就行了,至于涂抹什么样的,可以搜苹果妈以前的文章。

7.拔乳牙使恒牙长齐

大多数孩子换牙的过程是自然更替,不需要拔掉乳牙。当乳牙没掉,恒牙却已经长出时,为了以后恒牙能更整齐,可以将乳牙拔掉。

8.把尿比穿纸尿裤好

这个估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千万千万不要再继续了!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

所以,让孩子尽情地用纸尿裤吧,等到大一点要训练TA去坐便器上解决,而不是靠把尿。

9.睡硬枕让头型更圆

长期使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而且,真正影响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并不是枕头。想给孩子睡一个漂亮头,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

而且宝宝在一岁内,尽量不要枕枕头,等到大一点可以根据发育情况加枕头,但也不要一开始就跟大人的那么高。

10.喝葡萄糖水去*疸

对于婴儿*疸,需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进而达到降低*疸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体内的能量供给维持在一定范围,排便量不会增加,因此不利新生儿退*。还是要多喂奶,多晒太阳,让*疸自行代谢。如果医院就诊。

11.靠手温判断孩子冷不冷

这个估计是老辈人的标配了!有一种冷叫做爷爷奶奶觉得你冷。然而,宝宝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宝宝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宝宝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

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宝宝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了解孩子的冷热情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只要是温热但没出汗的状态,那就是最恰当的。

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穿得太多和盖得太多,会导致孩子高热、缺氧、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一定记得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盖得过紧,给宝宝穿宽松柔软的衣服,最好让孩子单独睡小床,把小床放置在父母大床边。

12.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捂汗能退烧

孩子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多穿捂汗的方法极易导致高热惊厥。

13.不给宝宝开空调。

夏天天气热,而宝宝最怕热,高温容易造成中暑、脱水,还可能刺激儿童的呼吸道,引发哮喘,更不要提痱子、湿疹这样的皮肤问题。

所以,当室温高于28°时就必须给宝宝开空调降温了,只是尽量避免排风口直吹,并且要经常清洗过滤网。

14.怕不消化,给宝宝一直喂粥。

添加辅食的时候,老辈人都喜欢做粥,可粥里对于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钙铁锌含量非常低。所以,一开始添加辅食最好给宝宝富含高铁的营养米粉。

而且辅食的添加一定要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而不是一味的喂稀粥,这样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影响消化能力的发育。

15.经常用力摇晃孩子哄睡。

婴儿最好的入睡方式还是自主入睡,大人的干预反而使得孩子只会依赖大人的摇晃才能入睡,这样对宝宝的头脑发育没有任何好处。

16.婴儿白天睡觉也拉窗帘。

因为宝宝月子里睡眠时间长,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白天拉上窗帘保证孩子睡眠。其实这样反而让宝宝分不清黑白,不利于建立宝宝的昼夜周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宝宝出了月子,白天睡晚上闹的原因。

所以宝宝睡觉真没必要拉窗帘,只要保证阳光不直照眼睛就可以了。

17.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缺钙。

宝宝出汗多?枕秃?头型不好看?半夜哭?走路晚?不吃饭?......难道是缺钙?

其实,出汗多可能是你给穿多了,枕秃是正常现象,头型不好可能是你没让宝宝换着姿势睡觉......

宝宝只要是奶量足够,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不会存在缺钙的问题,特别是0-6个月期间更不会了,6月后只要营养均衡也不会缺钙。只有小苹果这样的早产宝宝,因为在母体里的存储不够,才需要额外补钙。

补钙补多了后果很严重,容易导致器官钙化或者囟门早闭,所以千万千万不要随意给宝宝补钙!

18.过早让宝宝学坐学走路。

宝宝天生头大身子小,每个宝宝都必须经过足够的俯趴和爬行,颈部和背部肌肉和骨骼才能支撑他们的大脑袋,因此宝宝的爬坐走,都顺其自然就可以,千万不能过早训练。

过早会造成脊椎变形,骨骼发育异常等等不良影响,一定要记得四个字就是“水到渠成”,任何的早期干预都是没用的,当然这里说的是发育正常的宝宝,一些特殊儿童,例如脑瘫宝宝另当别论。

19.逗孩子喝酒。

这个现象在狼亲戚环节比较多。宝宝的肝脏和代谢功能不完善,即便酒精度数不高,也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一旦过量,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甚至影响脑部发育。

所以,不管宝宝是小婴儿还是儿童少年,都要告诉他们,当有“狼亲戚”跟你说尝尝酒的时候,不要好奇,坚定地拒绝走开。

20.孩子不喜欢安全座椅,抱着坐车吧。

汽车时速在50公里时如果发生碰撞,体重10斤的孩子瞬间会产生公斤的冲击力,你觉得你还能抱得住他吗?一旦松手造成孩子头部碰撞,那后果不用我说了吧。

所以,即便孩子再不喜欢,也要坚持用安全座椅,这是对孩子生命负责。

21.给新生儿绑腿。

这个也有很多老人十分热衷,怕宝宝长大了会罗圈腿。

医生已经明确婴儿绑腿没有科学依据的,根据胎儿生理学特点,当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时,胎儿的姿势是呈弯曲状态,所以新生儿的腿部弯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弯度,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父母不需要为此烦恼,绑腿有害无益。

绑腿会伤害髋关节,髋关节主要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在婴儿期,髋关节还处于不稳定期,如果孩子下肢可以自由活动,当他像青蛙一样外展,股骨头就处于髋臼里。最后变直的时间,人和人之间可能有点差异,这种状态可以让髋臼和股骨头可以互相刺激发育,让髋关节更稳定。如果孩子下肢被绑得笔直,股骨头就可能跑到髋臼外面去了。

还会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易造成外伤。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宝宝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宝宝手脚活动不灵活,对孩子的肌张力会有不好的影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22.给宝宝挤乳头。

宝宝出生后,一些老人都会建议给宝宝挤乳头。即便是宝宝哇哇大哭,也丝毫抵挡不住老人们挤乳头的“兴致”。在老人们看来,给新生宝宝挤乳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新生宝宝不挤乳头,将来孩子的乳头就会内陷或者乳头会发痒。

尤其是对新生女宝宝来说,如果没有及时做到挤奶头,长大后孩子乳头凹陷,乳腺管不通,未来哺育下一代就有困难。甚至还有言论认为,如果新生男宝宝没有被挤乳头,以后孩子的乳腺就会长得像女的那么大。

下次谁要再这么说,苹果妈建议你直接严厉拒绝不要客气,必要的时候发飙,这是为了保护孩子!

因为新生宝宝身体抵抗力差,他们的皮肤也是很娇嫩的,挤压乳头很容易造成身体皮肤破损,这也就给细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容易发生乳腺炎,严重的情况下,细菌会在全身扩散,出现败血症。

宝宝出现乳房肿胀、内陷、或有乳汁流出都是正常生理现象。常见乳腺肿大有的如*豆、蚕豆甚至核桃大,有的还可以见到乳晕,分泌白色的液体。这些现象是宝宝出生前,胎儿通过胎盘得到母体给予的相应激素所造成的。

比如从母体中得到的*体酮,可以刺激新生儿乳房增大充盈;泌乳可促进新生儿乳房泌乳;宝妈在怀孕时,雌性激素水平升高,胎儿体内雌激素水平也会相应升高;随着脐带的剪断,新生儿宝宝从母亲体内获得的雌激素慢慢降低,对新生儿宝宝体内的孕激素作用减弱,就会出现乳房肿大及泌乳情况。而这些都会随着宝宝的发育逐渐消失的,所以根本不必担心。

最后,苹果妈想说,科学育儿是对孩子负责,不要拿谁谁家孩子是胡乱养的也养大了,我想说,那谁家要是把孩子养坏了会告诉你吗?那些被上述情况折磨过的孩子能好好长大,只能说明他们命大啊!

转载请注明来源:苹果妈爱小苹果!

私信我加入苹果妈建立的妈妈群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