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确诊脑瘫后丈夫坚决要离婚,到底是夫妻感情不和,还是他想甩开累赘?
来自湖南的杨先生和张女士结婚已经九年。在婚后第5年的时候,他们遭遇了巨大的痛楚,女儿被诊断出了轻度脑瘫。
张女士三更半夜都在泪流洗面,眼泪泡枕头。同时她也发现丈夫变得闷闷不乐。为了让家庭重新焕发活力,他们又生了一儿一女,都很健康。
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然而去年杨先生提出了要离婚的要求,让张女士感觉晴天霹雳。张女士当然不能接受,她觉得丈夫是嫌弃大女儿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杨先生为何坚持要离婚呢?真是嫌弃大女儿吗?
对此杨先生只有一句话:绝不是嫌弃大女儿,而是夫妻没有了感情,过不下去了。最重要的就是,妻子从来不给自己留口德。只要他上班去了,妻子就在家和母亲争吵,吵起来没完没了。
原来夫妻俩一直在外打工,身边带着大女儿和小儿子。在张女士眼里,丈夫没有对儿女一视同仁,三个人打闹,小儿子打到他了什么事都没有,大女儿就不行,小儿子可以随意看他手机,大女儿看一眼就被骂。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张女士出门上班,杨先生直接带着小儿子失踪了,“那天他告诉大女儿,爸爸明天过生日,出去给你买东西,然而一去就没有回来。”
杨先生解释,因为要出门上班,所以他就把小儿子送回了家,把大女儿留在了家里。
而选择留下大女儿是因为父母身体原因,“我妈今年60多岁了,父亲也70多了,要带好几个小孩儿,实在比较困难,儿子自理能力更强一点,不用操心,但是大女儿不行。”
对于把大女儿独自放在家里,他并不担心,因为女儿一个人在家里玩都习惯了,而且家里的窗户都有护栏。
原来张女士的姐姐就住在他家楼下,下午5点杨先生带着儿子离开家,5:40给张女士姐姐打电话,让姐姐去照看一下大女儿。
细节上张女士反驳了他,“你是当天当晚11点给我姐姐打的电话,打完就把我的电话拉进了黑名单!”
杨先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那为什么你没让你父母来带大女儿呢?”
原来当年张女士的父母都不同意这桩婚姻,是因为怀上了孩子,杨先生求着结婚的。
张女士还说,自从那次离开家后,丈夫再也没有回来过,没有什么工作能力的她带着大女儿苦不堪言。
上次大女儿发了40度以上的高烧,手头上没钱,打电话给杨先生。但杨先生竟然没管,孩子的生活费抚养费都是张女士自己一个人出,把存款都用尽了。
但杨先生辩解,正是心疼大女儿,所以才在前年把大女儿送到了老家了,让父母照看。
张女士却说大女儿被接回去后有时候没饭吃,还挨打。爷爷奶奶一上街会把其他孩子带着,把大女儿锁在家里,中午没饭吃,有一次还把孩子的脸打肿了。
但根据邻居的说法,孩子有时候没饭吃是有的,但并不是虐待。主要还是这两个人家非常辛苦,除了要照顾杨先生的三个孩子外,还有一大群孙辈要招呼,平时根本就忙不过来,家务事一大堆,每天早上还要出门上街做事,补鞋、补车子。
为生计所迫,每天一大早出门,这些孩子也不能全都带到街上去。所以有时候对大孙女会有点不耐烦,而且杨先生的父亲是个残疾人,行动不方便。
可张女士一听到女儿被虐待,就冲去了公公婆婆家大闹一场,这就惹急了杨先生,他提出离婚。
离婚两人都同意,但关于孩子,却有点难办。杨先生同意抚养三个孩子,但要求妻子出两个孩子的抚养费。
张女士就不可以了,她说当年自己一个人照顾孩子那么辛苦,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也没有见到丈夫一分钱,“要是我带三个孩子,他出两个孩子抚养费,我也愿意,曾经我带孩子存款都花光了。现在为什么要我出抚养费呢?”
调解中止,两位当事人去门外休息,大女儿和小儿子在外面,看见母亲哭了,大女儿也哭了。
杨先生伸出手揽着大女儿,却被大女儿挣扎的推开,她哭着去牵妈妈的手。直到四人坐在长凳上,杨先生给大女儿喂水,她才不再抗拒了。
这对孩子十分懂事,六岁的弟弟很照顾姐姐,姐姐比较活泼,在一旁玩水瓶,擦到了弟弟的耳朵,对弟弟道歉,弟弟说没关系。
调解员问了姐姐一句话,“你愿意跟弟弟分开吗?”姐姐说不愿意。她问弟弟,弟弟也不愿意。
调解员对弟弟说话,“你是小男子汉,你要学会照顾姐姐。”小男孩特别可爱的昂起头说,“我会的,我会的。”这段特别令人感动,但也让人心情沉重。
说情解意对这家人来说,离婚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父母的离婚无疑对年幼的孩子是极大的伤害。
而且家庭困难,养3个孩子本来就很困难,现在只能放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带着,可爷爷奶奶也力不从心。
他们的现状不是离婚就能解决的,离婚是简单,可三个孩子怎么办呢?一个人肯定带不过来,继续放在老家让父母养着吗?而且孩子们也不愿意分开。
不如都改改自己的脾气,学着活好以后的日子。不然让孩子们怎么办呢?特别是有些障碍的大女儿。
你们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