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佩梅病美丽名字背后的魔鬼医者仁心 [复制链接]

1#
北京酒渣鼻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6240.html
在佩梅病美丽的名字背后,患者们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疾病的煎熬

本期专家:王静敏博士

医院儿科教授

1

患者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某个夏日,一个小婴儿在山东的一户寻常农家呱呱坠地。屋外,成片的麦子在灼热的风中起伏。

大宝的降临给金秀一家增添了不少忙碌,也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快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秀逐渐发现了大宝的一些异样:出生没多久的大宝,眼珠有时会快速来回摆动;正常孩子在三、四个月时会自己抬头翻身,大宝却不行;正常孩子七个月时能独坐,而大宝直到周岁仍然坐不稳,也不能爬行、站立或自己拿起物品。焦急的医院检查了头颅CT,发现大脑沟回较深,提示发育迟缓。医生没有找到明确病因,只怀疑是当时在家生产、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脑瘫,开了各种营养补剂。

营养补剂似乎效果不大,大宝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度过,生活难以自理。每年割完麦子,金秀都会用刚拿到的辛医院做康复,等钱花得差不多,又不得不返回农村的家中。希医院与家的辗转中交迭,断断续续的治疗也着实是苦寒家庭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

大宝十岁时,夫妇二人迎来二宝。为避免生产时出现差错,这次他们直接选择了剖宫产。自打二宝出生,金秀总是不自觉盯着二宝的眼睛看,祈祷一切正常。但二十多天后,二宝的眼球也出现震颤,将一切小心翼翼维护的希冀彻底打碎。金秀悬着的心瞬间崩溃,完全无法接受厄运的再次降临。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次又是一个不健康的孩子呢?

为了探求病因,金秀抱着未满月的二宝踏上求医之路。然而,多年来,医生大多都按照不明原因的脑瘫进行治疗。直到二宝八岁时,他们辗转来到北京,终于在医院儿科王静敏医生那里得到了答案。

就诊时,王医生仔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金秀回忆,大宝二宝出生后不久眼球都会不自主地来回摆动,一岁之后这种现象才逐渐消失;二宝可以缓慢地走路,而大宝病情更为严重,七八岁之前还能扶着下地走路,后来就逐渐不能走动,直至完全卧床。医生说,孩子的血尿代谢筛查结果正常,基本可以排除代谢类疾病;比较出生以来多次头颅MRI影像结果,发现其脑白质髓鞘化落后。结合临床表现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怀疑是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disease,PMD)——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系统疾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王医生给二宝做了基因检测,发现位于X染色体的PLP1存在重复突变,可以确诊为佩梅病。随后,大宝也做了同种检测,结果相同,也同样确诊。

佩梅病致病基因PLP1位于X染色体,是和性别相关的疾病——男性只拥有一条X染色体,当PLP1发生突变时,男性会有临床表现,成为患者;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当一条X染色体存在PLP1突变时,绝大多数女性为携带者,不发病。然而,由于女性存在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特殊遗传现象,极少数女性携带者会表现轻微的症状。女性携带者每一次生育时,都有50%的可能将所携带的PLP1突变遗传给子女:女儿有50%的可能成为携带者,儿子有50%的可能患病。

金秀正是一位携带者。不幸的是,她的两个儿子都患了病。怀着生育健康孩子的愿望,金秀进行了遗传咨询,选择自然怀孕加产前诊断的方案预防再次生育患病的男孩。金秀之后两次怀孕,都在孕早期做了产前诊断。其中,一个胎儿依然是携带PLP1突变的男孩,未来也会和哥哥们一样发病;另一个虽然没有携带PLP1突变,但常规染色体病检查显示,胎儿的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金秀的家庭实在无力抚养更多患病的孩子,无奈都选择了放弃。

*编者注:21-三体综合征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与佩梅病不相关。该病发病概率与母亲的分娩年龄有关:当母亲分娩年龄为20岁时,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30岁为1/,35岁升至1/,40岁可高达1/。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建议年龄35周岁及以上的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以筛查21-三体综合征等常见染色体病。

佩梅病暂时还没有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坚持做康复训练可延缓患者运动能力的退化。另外,家长需注意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比如吞咽困难、癫痫等,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如今,医院儿科已建成全国单中心样本量最大的佩梅病研究中心,在细胞和基因水平上开展了多项针对佩梅病的疗法研究,希望未来能在临床中应用。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新一茬麦子种下了地。金秀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家中,继续等待针对病因治疗方法的到来。

END

▲向上滑动,阅读更多

2

佩梅病

Pelizaeus-Merzbacherdisease

一种由于PLP1突变引起的、以脑白质髓鞘形成低下为特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也是最常见的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

点击查看大图

命名年,德国医生Pelizaeus首次报道PMD的临床表现;年,德国病理学家Merzbacher发现PMD的遗传方式与病理特征。因此被命名为Pelizaeus-Merzbacherdisease(PMD),中文译为佩梅病[1]。

流行病学美国的患病率约为0.2-0.5/10万,德国的发病率约为0.13/10万活产男婴[2]。目前国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数据库编号

DOID:[3]

ICD11A44.0[4]

OMIM:[5]

ORPHA:[6]

致病基因

PLP1位于Xq22.2区域,负责编码蛋白脂蛋白(PLP)及其剪切异构体DM20。PLP/DM20都是跨膜蛋白,主要在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1,7]。

点击查看大图

在发育过程中,少突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少量表达DM20。当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后,开始形成髓鞘并大量产生PLP。髓鞘富含脂质和蛋白质,包裹在神经元轴突的周围,同时提供保护和绝缘层,以确保神经信号的快速传导。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成分,PLP约占所有髓鞘蛋白的50%[1,7]。

点击查看大图

在PMD患者体内,PLP1突变影响了PLP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导致髓鞘无法正常形成和(或)少突胶质细胞死亡,造成广泛白质区域髓鞘缺乏或减少,导致疾病的发生[1,7,8]。

发病机制

PM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发现PLP1突变类型与临床表现存在相关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1,8-15]:

①PLP1重复突变,约占50%-70%,是PMD患者中最常见的PLP1突变类型。重复突变产生过量的PLP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内导致“*性”产物聚集,从而造成细胞凋亡和功能丧失,髓鞘形成障碍。

②PLP1点突变,约占20%-25%。点突变可能造成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同义突变;其中,错义突变最为常见。

错义突变可改变PLP蛋白的结构(折叠错误),可能潴留在内质网中,从而影响其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内膜系统的转运过程,无法正常运输到细胞膜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严重的突变类型可导致少突胶质细胞凋亡。

③PLP1缺失突变,仅占2%。PLP1缺失突变可导致PLP蛋白功能缺陷,可能导致轴突变性,影响髓鞘结构与稳定性。

临床特征

PMD患者通常婴幼儿期起病;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眼球震颤,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和认知障碍、肌张力低下、痉挛性四肢瘫痪及共济失调等。

根据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PMD可分为3种类型[2,16]:

点击查看大图

三种类型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而是形成一种谱系。PLP1疾病谱系包括佩梅病、无PLP1综合征,以及痉挛性截瘫II型;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依次递减,与PLP1突变类型及其致病机制相关[2,16]。

点击查看大图

诊断

PMD的明确诊断须同时满足临床诊断与基因诊断[2,9]:

①临床诊断:

症状评估: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的发育迟缓等。

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显示脑白质髓鞘化落后。

②基因诊断:PLP1突变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治疗

原则目前尚无能够完全阻止病情进展的方案或有效的病因治疗,临床上以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主,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

对症治疗

①吞咽困难严重者可行胃造口术。

②癫痫发作可服用抗癫痫类药物,如卡马西平。

③痉挛管理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和运动有助于症状改善;晚期可通过手术解除关节挛缩。

④脊柱侧弯使用轮椅和物理疗法可矫正坐姿,改善肺部不适;严重者可行矫正手术。

展望一些针对PMD的治疗方法仍在研究阶段,希望未来能在临床中应用。

①细胞疗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PMD患者的大脑中,从而产生正常功能的少突胶质细胞。

②基因疗法建立RNA干扰,从而减低重复型患者体内的PLP1蛋白量。

随着对佩梅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日渐深入,胆固醇、铁螯合剂及生酮饮食等在体外细胞和/或动物模型中已被初步证实对佩梅病髓鞘化有改善作用,但其疗效尚未在临床中得到证实,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医生和患者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能在临床上对相关的药物疗效有更深入的认识[17]。

预防策略

PMD的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通常仅男性发病,女性携带者一般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

女性携带者每次生育,都有50%的可能将所携带的PLP1突变遗传给子女:女儿有50%的可能成为携带者,儿子有50%的可能患病。

携带者筛查建议PMD患者母亲的女性家庭成员在婚前或孕前筛查是否携带与患者一致的PLP1突变。若是,须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根据PMD的遗传方式,结合携带者筛查的结果,可计算后代的患病风险,选择适合的生育方案:

①选择自然怀孕,在早孕期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②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在体外对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选择未携带致病变异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继续妊娠[2,12]。

点击查看大图

社会组织

中国佩梅病关爱中心是由佩梅病患者、家属、医生与科研人员于年联合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互助公益组织,旨在团结佩梅病群体,服务佩梅病患儿,减轻佩梅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推动佩梅病疾病研究和预防,为早日实现治愈佩梅病而不懈努力。

微博:

佩梅病关爱中心

PMDFoundation致力于为PMD患者与家庭

提供与疾病、医疗、社会服务和遗传咨询相关的信息;

建立患者家庭之间的交流网络;

提高社会公众对PMD的认知;

促进对于PMD病因机制,治疗与预防手段的研究。

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