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研助手中医术语的英文翻译要点概述 [复制链接]

1#

中医中药类论文写作中,英文摘要翻译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往往会对论文整体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此类稿件的翻译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中医术语的特殊性,其对概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不能仅以单词来诠释的,既不能以单独的症状相似对应西医病名,又不能以中英单词的对应作为中医英译的根本,加之很多翻译软件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因此,如何翻译中医术语并且有效传达中医的内涵成为困扰作者的难题,下面对此作一简要总结。

译法策略

(1)变通策略。实际应用中可不直接翻译而是做一些非原则性的变动,还原术语的真正所指,具体如下。第一,西化法,可以将模糊的中医术语用西医术语翻译出来,使其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大多数中医病名的翻译:“风火眼”译为“acute/epidemicconjunctivitis”(急性结膜炎),“白虎历节”译为“severeandmigratoryarthralgia”(严重游移性关节疼痛)。第二,补删法。为方便读者的理解,译者应对有些模糊术语蕴涵的意思加以补充延伸,而对于部分无实际意义的模糊信息,在不影响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应删减省略。例如,中医常用“四字格”术语来概括一个疗法或理论,如“健脾开胃”和“补肺止咳”,翻译时要增加虚词“and”和(或)“to”,译成“invigoratingthespleenandincreasingtheappetite”和“tonifyingFeitostopcoughing”,才能说明其中的并列、因果关系。第三,阐析法。因很多模糊的中医术语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等的词语,翻译时需透过文字表层探究其实质内涵,可运用阐析法,即解释分析法,进行意译。例如,中医常用“虚化”处理来解释一些抽象的症状,如:虚喘(asthmaattributingtoinsufficiencyofthelungandkidney)、虚家(thepatientusuallyweakinconstitution)、心气虚(adeclineofcardiacfunction)等。

(2)维护策略。在进行中医英译时,不能一味“变通”,还需尽量留存中医独特的内涵,具体如下。第一,直译法。在英译中医术语时,只要有可能,译名在形式结构上应尽量与其中文形式相似或相近。例如,将“风寒、风热、伤风”分别直译为“wind-cold,wind-heat,injurebywind”就非常传神地显现出原有的文化与语言特色。第二,音译法。很多模糊的中医术语用英语翻译常显得言犹未尽,概念不明,而音译法既易记易写又能保留完整信息。例如,“气”字用“vitalenergy”就不如“qi”概括性强,使用音译法才能将中医里的各种气更到位地体现出来,如:气血(qi-blood)、气郁(qidepression)、脾气(spleenqi)等。第三,音译加附注法。很多模糊的中医术语在英语中找不到等值词,直译不能见词明意,影响信息表达,意译过于冗长繁杂,影响行文可读性,音译又没有形成固定的译语,对此运用音译加附注法,既能促进“汉语”步入英语外来词的行列,又维护了中医术语的文体原始气质与色调。例如,“神明”shengming(thespirit),“浊气”zhuoqi(theturbidprinciple)等。第四,音意结合法。当中医术语采用某一翻译方法无法准确表达意思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如“阴证”“痹症”“泻白散”翻译为“Yin-syndrome”“Bi-syndrome”“Xiebaipowder”。

基本原则

(1)病名。中西医通用病名按西医名称译,如感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