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痉挛型脑瘫,靠终身康复能解决问题吗 [复制链接]

1#


  在脑瘫患者中,痉挛型脑瘫占比最多,症状主要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剪刀腿、屈膝等。走路时,步幅很小,只能用足尖行走,无法奔跑,严重的甚至不能独立行走。


  不少家长认为,痉挛型脑瘫只能通过康复训练进行改善,因此一味的追求功能训练或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曾有一位7岁的小男孩,接受了6年的康复训练,每次康复训练结束时,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是不久就再次复发。复发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解除痉挛,而痉挛的解除,仅仅依靠康复训练是无法达到的。


  在脑瘫的治疗过程中,康复和外科治疗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或缺,又不能互相取代,康复的目的是建立肢体功能;而外科手术的目的是用来改善肢体结构问题,,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建立接近正常人的生物体结构,通过康复建立肢体功能,效果才会显著。

常见的手术方式?


  (一)FSPR(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离断术)手术。对患儿脊髓神经后根进行科学处理,全面调整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


  (二)对各种肢体畸形进行矫正的矫形手术。包括肌肉肌腱手术、截骨术以及关节融合术等多种。具体使用哪种矫形手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畸形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


  (三)CPS(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手术。可以降低颈部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使患儿的上肢肌张力下降、协调性提高、定位能力增强、控制语言的肌群协调性改善,吐字更加清晰和连贯。


  肌张力的调节、姿势的维持依赖于皮质下行纤维抑制作用与周围la类传入纤维易化作用的动态平衡,痉挛型脑性瘫痪是由于皮质下行纤维束受损,下行抑制作用减弱,周围传入纤维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导致出现痉挛型的运动障碍。FSPR手术部分切断周围传入纤维,使周围传入纤维的兴奋性减弱。


  由于肌肉长期痉挛易造成肌肉发育迟缓而出现肢体畸形,从而影响患者运动功能,长期的肢体高肌张力、畸形形成的异常运动模式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恢复接近正常人生物体结构,通过康复治疗重建新的接近正常的运动模式也是较容易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尽可能让孩子在2.5岁至6岁期间接受治疗,则效果更令人满意。


  医院提醒:


  在脑瘫的整体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的作用是为康复训练创造有利条件,外科手术后再结合康复训练,可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由于痉挛型脑瘫患者为了获得运动功能,往往会代偿出一套适用病态的异常行走、活动模式,手术虽然可以降低肌张力、改善畸形,但异常的运动模式却根深蒂固,需要通过多次的康复训练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总之,要有效解决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障碍,并非仅仅依靠康复训练或是只进行手术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多种治疗手段互相配合的长期的过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