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焦树德治胃痛的经典ldquo合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如今,不少人都有胃痛的毛病。胃痛,有人会想,忍一忍就过去了;下次又胃痛了,还要继续忍吗?忍一忍的想法要不得,一定要求医问药将其搞定。治疗胃痛,名医焦树德善用“三合共四合”,“三合”为何?“四合”又为何?文中为您讲解。

三合汤主要由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药物组成有高良姜6~10g,制香附6~10g,百合30g,乌药9~12g,丹参30g,檀香6g,砂仁3g。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细滑略弦,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者。其中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二经,降泻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协调;配以乌药理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本经》说百合能“补中益气”,王好古说乌药能“理元气”。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高良姜辛热,散寒。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痛者,重用制香附。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是治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檀香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以上这三个药方相合,组成三合汤则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

寒凝为主,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减丹参为20g,加砂仁为6g,高良姜10g,吴茱萸5g,干姜5g。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舌苔白腻,便溏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可加陈皮10g,半夏9~12g,茯苓10~15g,木香6~9g,煅瓦楞10g。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象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轻可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可加柴胡9g,厚朴10g,炒川楝子10g,绿萼梅5g,白芍10g,檀香改为9g。兼有口苦,舌苔微*,虽思冷饮食,但食冷物疼痛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15g,加炒萸连6g,炒*芩9g,千年健12g,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焦三仙各9g,香稻芽10g,葛根9g。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及9g,生藕节15~20g,茜草炭12g,减高良姜为5g。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饮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去砂仁,可减高良姜为3g,加沙参9g,麦门冬6g,知母9g,白梅花3g。

四合汤,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6~10g,五灵脂9~12g),四个药方合用,故名四合汤。

主治:同三合汤,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

方义:在三合汤基础上,又加蒲*活血散瘀,五灵脂行血止痛。二药合用,再配合丹参,化瘀止痛的功效增加,对瘀血阻络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疗效。四方合用,既有气药,又有血药,既能祛邪,又能益人,所以对久治不愈的胃脘痛,能发挥特有的效果。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炭、五灵脂炭,再加白及10g,生藕节炭30g,三七粉(冲服)2g,伏龙肝(煎汤代水)60~g,香附炒黑,亦可减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黑色,潜血阳性者,也可用蒲*炭、灵脂炭,或再加白及、乌贼骨等。其余加减,同三合汤。

百家百方丛书

慢性胃炎证型多样,如何正确遣方用药?这里有全面的介绍——

《慢性胃炎百家百方》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分为上、下篇两部分。上篇概说以中医学和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防治方法、古今名家治疗慢性胃炎的要领和心得体会等。下篇百家验方选取古今医家治疗慢性胃炎的验方,从来源、组成、功效主治、验案及按语等不同方面对验方详加阐释,有利于读者全面理解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学习更多实用方——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中医看舌诊病的秘诀

诗词冠绝古今的苏东坡,竟然还是个医学家!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别让鼻病又发作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慢性胃炎百家百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袁红霞杨幼新杜昕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