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文东教授说中国原创ldquo颈7神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pf/a_4636739.html

本刊记者/*薏莫丹丹

受访专家/医院手外科教授徐文东

项目介绍

科技进步与人民健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9DZ)

臂丛神经损伤常见于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是一种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患侧上肢完全瘫痪,致残率高。过去,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主要专注于“修复神经”,对重建肩、肘部位的功能有一定效果,但对重建手部功能却“束手无策”。也就是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生只能做到让瘫痪手“能动”,但无法使其“灵巧”地完成精细动作。

年,医院顾玉东教授在世界上首创将健侧臂丛神经中的颈7神经根与控制“瘫痪手”的神经连接(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获得成功。之后,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率领课题组针对颈7神经移位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十余年深入研究,发现“大脑功能重塑”参与了这一修复过程,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并根据该理论进行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瘫痪手从“能动”变得“灵巧”,荣获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颈7神经移位术”

是如何让瘫痪手变成“灵巧手”的呢?

臂丛神经有五根,

为何偏偏选中“颈7神经”?

“成年人的大脑基本定型”是公认的事实,臂丛神经损伤后的大脑功能重塑是怎么回事?

且听徐文东教授的分析。

项目名称:

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及新技术的转化研发和应用

荣获奖项: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免费收看:徐文东教授说“颈7神经移位术”

“老手术”中的“新发现”:

“神经移位”后,大脑功能会重塑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右脑控制左侧肢体,左脑控制右侧肢体。一侧臂丛神经受损后,对侧大脑对患肢的“控制通路”就中断了。将健侧的颈7神经移位至患侧后,瘫痪手可以逐渐恢复自主运动,那到底是哪个大脑半球在控制它?

徐文东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

在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控制健侧上肢的大脑半球(即瘫痪手同侧的大脑半球)通过跨大脑半球的功能重塑,实现了对双侧上肢的独立控制。

无论是术后早期,还是术后多年,当触摸患肢时,患者的健侧上肢也有被触摸的感觉。也就是说,瘫痪手与健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可以分开,但感觉功能却无法完全分开。这意味着,感觉中枢的功能重塑方式与运动中枢不同,它不会发生跨半球的功能重塑。

当臂丛神经损伤导致上肢瘫痪后,其所对应的脑功能区会出现“沉寂”现象;而当瘫痪上肢逐渐恢复运动功能后,“沉寂”的脑功能区又会“活跃”起来。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可逆行导致大脑高级运动中枢受损。在此基础上,徐文东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理论:神经中枢与外周神经是一个整体,外周神经受神经中枢调控,同时也会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通过加强外周神经与神经中枢的“联系”,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重塑。

从“治伤”到“治病”:

首创中枢性偏瘫新疗法

中枢性偏瘫是指因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中枢神经损伤造成的肢体偏瘫。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群体相比,中枢性偏瘫患者的数量更庞大。他们饱受肢体残疾之苦,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康复的要求十分迫切。然而,神经中枢受损以后,其功能往往很难恢复,一度使中枢性偏瘫的治疗进入了“死胡同”。

在发现“一侧大脑具有控制双侧上肢的潜能”以后,徐文东教授将目光聚焦于更为庞大的患者群体——中枢性偏瘫患者身上。

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瘫痪的新方法(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通过手术将健侧颈7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7神经,避开损伤的大脑半球,使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连接,通过重塑健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促使其实现对双侧上肢的控制,进而恢复瘫痪上肢的功能。

年,徐文东教授为一名脑瘫患儿实施了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术后不久,患儿原本痉挛的上肢就松弛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后,患肢的运动功能也慢慢恢复了。

十余年来,徐文东教授团队已经为余名脑卒中、脑瘫等中枢性偏瘫患者实施了这一创新性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大多数患者通过康复锻炼后,能够实现生活自理。尤其是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更好。

徐文东教授告诉记者: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即使是瘫痪了二三十年的患者,接受这一手术依然能获得较好疗效,这其中的缘由正在探索中。

▲徐文东教授(中)在手术中

如果说,颈7神经移位术是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换了“神经”,那么将该手术用于治疗脑卒中、脑瘫等中枢损伤引起的上肢偏瘫患者,就等于是为患者换了“大脑”。

这项原创成果于年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杂志专门配发社论,称该技术“创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移位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时为深入洞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提供了机会。”

臂丛神经有5根,为何选“颈7”?

臂丛神经由颈5至颈8,以及胸1神经根前支组成,其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支配上肢、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臂丛神经有5根,为何选择健侧的“颈7神经”来“替换”受损的臂丛神经呢?

徐文东教授告诉记者,那是因为他们发现,颈7神经有一个特点——“全而不专”。它既有支配上肢感觉的功能,又有支配上肢运动的功能,但都不“专业”。也就是说,颈7神经虽然“全能”,但“不太重要”,少了它,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顾玉东教授正是利用了颈7神经的这个特点,在不影响健侧上肢的情况下,将其切断,并移植到瘫痪手上,使瘫痪手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

手术难度虽高,但创伤小

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的作用机制已经明确,手术效果也已经被证实。那么,这种手术难度高吗?安全吗?

徐文东教授告诉记者:

要在颈部极其狭小的空间内,先将健侧颈7神经切断,穿到对侧,与患侧的颈7神经完成八个点的对位吻合,几乎达到人类显微吻合技术的极限,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在医院,颈7神经移位术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微创手术,仅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完成,出血仅25毫升。术后第二天,患者的上肢痉挛就能得到明显缓解,并能下床活动。在医生指导下坚持1~2年正规的康复锻炼,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记者

手记

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到治疗脑瘫、脑卒中等疾病导致的上肢瘫痪,徐文东教授的探索之路似乎有些“奇思妙想、出人意料”,但细细想来,又是“情理之中、水到渠成”。他敏锐地捕捉到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身上的“蛛丝马迹”,进而发现了大脑功能可以重塑的“秘密”;他又从“大脑功能可以重塑”的理论中,创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经神经移位,成功“绕开”受伤的一侧大脑,激发健侧大脑的潜能,为以往束手无策的中枢性偏瘫开辟了一条治疗新路。“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一种勇于探究真相的精神、一颗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这是徐文东教授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医学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精彩文章回顾

沈柏用教授说: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未来可期”!(内附视频)

疫情虽向好防护意识“不降级”

程树群教授说: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也能治!(内附视频)

房静远教授说:胃肠癌预警、防治中的新发现(内附视频)

关于新冠病*:你需要知道的58个关键知识点

健康科普“八音齐奏”,上海疫情防控“神助攻”

公筷公勺正成沪上“健康新食尚”

谈“新冠”色变?别慌!院士领衔、复旦中山9位专家全方位解读来啦!

上海:用健康科普助力构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订阅全年《大众医学》杂志(挂号寄送),请点下图↓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新刊

?cine

?快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