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直面人间疾苦以诗 [复制链接]

1#

“人间有各种病症,所以人类才发明了诗歌。”

那诗歌是什么呢?

余秀华认为,诗歌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那么,她又是如何用诗歌这根拐杖,支撑自己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行走的呢?

一、她是一个特殊的诗人

余秀华,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诗人。被诗评家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

因出生时因倒产缺氧而造成先天性脑瘫,这让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对她的学习、工作、婚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年,她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印痕》。直到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年,部分作品被《诗刊》发布后,她的诗作被广泛转发,尤其是那篇《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使得她在网络上一夜爆红。

年,余秀华在我国第三届“农民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并获得了10万元奖金。

余秀华的代表诗集有《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我们爱过又忘记》。

《摇摇晃晃的人间》于年出版,荣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年,IDFA公布部分获奖名单,由范俭导演的同名纪录片获得主竞赛长片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年,余秀华凭借本部诗集走红网络,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诗集超过10万册销量的现象级“网红女诗人”。

余秀华说,“从来不想诗歌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当我写这些内容时,也一定是它们触电了、温暖了我,或者让我真正伤心了,担心了。”

她认为:“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联系,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致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我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也有许多失落。诗歌把我生命所有的情绪都联系起来了,所以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

因此,便有了由她亲选代表诗作的诗歌集《摇摇晃晃的人间》。

二、直面惨淡人生用生命写诗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诗刊》编辑刘年认为,几乎每一个用灵魂写诗的、用生命写诗的人,都是一个勇士。

余秀华就像是这样一个敢于直面自己惨淡人生,用灵魂和生命在写诗歌的一名勇士。《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歌集里首作品里,包含了诗人对待生活、孤独、亲情和爱情的人生态度。

1、与命运抗争用灵魂写诗歌

因为出生时带来的缺陷,余秀华从6岁才学会走路,那以前,她总是在院门口爬来爬去。行走对于幼年时代的她非常困难,家人先是给她做了学步车,后来又换成拐棍,再后来终于可以摇摇晃晃地走了。

这一路走来,因身体的缘故她遭受了异于常人的人间苦难。她要与世俗,与潮流,与生活,与金钱和权力,与虚荣和堕落,甚至要与亲人和朋友战斗。

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她却不能干活,但能走路,只是吊着膀子,姿势怪异,表情也不太自然。她说话咬字不准,不太清晰,不够流畅,写字也非常吃力。

这样的她,走出家门可能就会受到嘲笑的目光。村民除了嘲笑她本人,甚至还会欺负她和她的父母;也可能会有不懂事的小孩,学她摇晃着身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结巴的样子......

余秀华说,“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

于是她想到用文字来表达自己,但是因为脑瘫,每写一个字都非常吃力,要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力气让左右压住右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于是从一开始她便选择了诗歌,因为这是所有文体里字数最少的一种。

2、认真活着,诗歌里找寻自己

作为一个残疾得很明显的人,她说,“我认为只要我认真的活着,我的诗歌就有认真出来的光泽。我相信死亡是公平的,我相信我是幸福的。”

她用诗歌表达自己,但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她也不会用。她说:“因为太爱,也因为舍不得。即使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当回到诗歌时,我又干净起来。”

在她成名之前,她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也造成了她婚姻的不幸。19岁辍学后,在母亲的安排下,她被迫嫁给了比她大12岁的男人。即便育有一儿,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有争吵。

像她说的,“他看我老在电脑前写诗就不顺眼,我看他在那儿也不顺眼。”丈夫一面出轨,一面讽刺她,她极力想要挣脱,家人却不认同,直到当她有能力掌控人生时,她实现实现了离婚,获得自由。(之后将用专门的一篇文章来分享余秀华对爱情的态度)

一个村民没那么容易说出爱,也不轻易把一棵树从这个地方搬到哪个地方----《南风吹过横店》你要相信一个农人的爱情,经过的流水,黑暗,飓风以麦子的姿势呈现:褐色的被包裹的白不是一种色彩我能给的,不过如此。不过是需要你在黄昏里掐灭烟头,仔细打开哦,你在一个农人的爱情里找不到一个虚影阳光灼灼----《与道北的耳语》

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更激发了她内心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对于爱情,她从来不加掩饰。因为,过去二十多年,她最想得到的就是爱情,以及由爱情产生的情欲。于是,她写了很多的爱情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对爱情理解与向往。

没有遭受禁锢的:自由和爱这滚了一辈子的玉珠,始终没有滚出我们的身体为了获得,我们献出青春为了证明,我们接受衰老而这心灵,依旧奔赴在路上:与你相遇谈论诗歌和仰望星辰----《在我们腐朽的肉体上》我的身体里本来就有酒的成分不为醉你,只为醉我自己如同千山万水以后,我的眼泪不为你只为我自己----《葡萄》我已经不再说到疼,说到五腑里的火焰我有着比这八百里深秋更严肃的沉默要经历的都经历过,没有受完的苦也会如期而至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人生哦,那些爱恨曾经仅仅抓握过我一个没有家的女人被大地接纳且许给我苍老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我还活着。为这尘世背负苦难如一片摇摇晃晃的银杏树叶子为雨水指出河流的方向----《如果倾述......》

这个时代最缺少的不是粮食、石油、住房和钱,而是真诚的诗意。在余秀华的心里,已经没有什么比诗歌更重要的了。她的内心,没有高墙、铜锁和狗,甚至没有一道篱笆,你可以轻易地和她交流。

就像她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她的强大、她的力量、她的决绝都在她的诗歌里一一展现。

余秀华坦言,“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3、自然流露的诗歌浓烈又直击人心

余秀华说:“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但是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诗歌是灵魂的自然流露。”

读余秀华的诗,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特别又熟悉的画面。

横店!一直躺在我词语的低凹处,以水,以月光以土爱与背叛纠缠一辈子了,我允许自己偷盗出逃。再泪痕满面地回来我把自己的残疾掩埋,挖出,再供奉于祠庙或路中央接受鞭打,碾压----《关系》固执地以为,我得去远处活一回如果我失踪,有马匹会嗅着我的气味追随而来所以,我允许自己一辈子都活得这么近把最好的光阴攥在手心里我知道,我去了远方,能够再回来就会离自己更近----《一朵云,浮在秋天里》

像南风、村口、花椒树、横店村、麦子、土狗,黄昏,这些都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在她的笔下,南风不是那么轻柔,花椒树也有别样的味,就连乡村的土狗都是不一样的。

正是这些看起来有些“土里土气”的意象,在她的诗作里却有着别具一格的情调,这些情调赋予了诗人以艺术的灵感,最终成就了这一首首浓烈质朴又直击人心的篇章。

她用一种亲切,自然,真诚的语言,将作者的内心传达到读者的内心,这也是余秀华的诗歌感人的根本原因。

当别人怀疑她把生活的苦难熬成了鸡汤时,她说,“生活的苦难怎么可能熬成鸡汤,就算熬也是熬成中草药,而且是难以下咽的那种。”在她的诗歌里,她轻蔑命运和生活对她的不公,她用诗歌传递给读者,她那我行我素的真诚以及对生命的信念。

我说横店村的土壤适合长草,但是没有土壤能长出玫瑰没有一颗狗尾巴草能诱惑我没有一块乌云能让我屈服----《疤痕》动荡的生活和生命是不会褪色的我的向往阿乐,我们都在犯罪我在村庄里被植物照耀你在城市里被霓虹驱赶我们害怕失踪,把自己的黑匣子紧紧抱住哪怕死,也是自己的血管里我对我的热情和你的冷漠都失去了你耐心活与不活真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只是我们明白无误地存在了好多年----《我们在夜色里去向不明》

她用文字写下一句句诗歌,用一句句诗歌描绘了一幅幅画面。当你读她的诗时,这样的画面慢慢地在脑海中呈现。她的诗作文字质朴、感情浓烈,她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

她不向命运低头,她敢于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她不像祥林嫂那般见人就哭诉自己的命途多舛,恰恰相反,她说她是最沉默寡言的,更愿意一个人看着天空。唯有诗歌,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只要想到诗歌,它便会出现,也不会拒绝她,而她的内心就是快乐和安静的。

就像《诗刊》编辑刘年毫不吝啬的赞叹:“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写在最后: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这本诗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脑瘫诗人余秀华以诗歌为拐杖,支撑着摇摇晃晃的身体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行走。

就像著名主持人董卿对她的评价里说的那样,她用最摇晃的步伐写出最坚定的诗句,这些诗句像阳光透过了水晶,折射出她的灵魂和光芒,她不惧怕命运的不公带给她的伤害。选择在诗歌里释放自己。

也如诗人张执浩评价的那般,余秀华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行走了几十年,当她找到诗歌这支铁拐时,才终于真正站立了起来。

人生无常,诚如余秀华自己坦言:活着就是胜利!

(,我们来说说余秀华诗歌里的爱情观)

我是荣妈,5岁男孩的妈妈,育儿路上,坚持阅读,与孩子共同成长,

荣妈育儿记一路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