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医教融合,点亮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云南红河发布

近日,记医院儿童康复教育中心推拿治疗室,只见康复师正在给4岁半的甜甜(化名)进行口腔按摩,帮助她逐步恢复语言能力。

医院康复教育中心

甜甜在不足1岁时癫痫病发作,导致全面性发育落后。家人带着甜甜常年奔波于昆明、医院和康复机构治疗,听说医院开设了康复医学科,便来到这里治疗。“在这里治疗两年了,刚开始孩子不会走路,也不开口讲话,现在不仅会走路了,还能自己上下楼梯,也能开口叫‘妈妈’了。”甜甜的外婆说,看到孩子康复有效果,他们一家人都很高兴,而且在医保报销和残联补助的双重政策支持下,甜甜的康复治疗几乎不需要自付费用,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目前共收治着80余名与甜甜类似的特殊患儿。

患儿接受康复训练

来自州残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州登记在册的残疾儿童约有余人。州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波介绍,对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减轻患儿的残疾程度,通过康复治疗、专业训练等手段,可改善和恢复患儿部分身体功能,为今后融入校园、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是一项“短期投资、终身受益”的抢救性工程。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专业残疾儿童康复场所、设施缺乏等原因,许多残疾儿童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

为进一步加快我州儿童康复救助体系的发展,填补本地区儿童康复教育领域空白,在州、县联动下,年,医院依托建水县残疾人联合会托养中心,建设了医院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将中医针灸、推拿、艾灸及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融入系统的康复治疗体系,为我州脑瘫、自闭症、多动症、言语发育迟缓的特殊儿童提供全面完善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专业的家庭康复指导。

患儿接受康复训练

儿童康复教育中心融合教育室“益智小课堂”上,在老师的歌声中,3岁半的冬冬(化名)兴奋地跑来跑去。与其他孩子相比,他显得更为好动,但在康复师的引导下,冬冬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把头靠在手掌上做出入睡的动作,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小凳子上。

7个月大的时候,冬冬作为多动症高危儿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经过两年多的康复训练,多动症状已经大为好转。今年9月,他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上幼儿园了。

益智小课堂

“益智小课堂”是医院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与建水县机关幼儿园联合探索建立的融合教育模式。目前已累计开课80余次,多名小朋友相继走进课堂,在35名机关幼儿园老师的爱心送教和循循善诱下度过了一段段快乐的时光。在融合教育模式下,这群特殊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专注力和理解力有了较大提高。

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李建岗介绍,除了不断探索中医特色疗法和医教融合的康复模式外,儿童康复教育中心还积极与州、县残联合作,定期下乡筛查,进行残疾评定及康复知识宣教,并与建水县妇幼院联合开展高危儿筛查门诊,做到对高危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好地服务残疾儿童,从源头上降低残疾率。

“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的开诊,让红河州的残疾儿童不用再长途跋涉,在州内就能接受专业的康复服务。”李建岗介绍,截至目前,医院已累计收治余名患儿,通过科学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其中80%的孩子疗效显著。

患儿接受诊疗中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家长的坚持和医务工作者的坚守,让特殊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逐渐回归校园、回归社会,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医院党委书记王健表示,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将秉承“坚持、坚守、阳光”的服务理念,继续为广大患儿提供专业有效和持续的康复医疗服务,用中医人的行动点亮残疾儿童康复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