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曾是重度脑瘫儿,如今是哈佛高材生他背后 [复制链接]

1#

29年前,

有这样一个孩子,

他被医生宣判重度脑瘫,

可29年后,

这个孩子却因为一个女人,

成了顶级名校哈佛大学的高材生!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

就是他的妈妈,邹翃燕

邹翃燕是武汉江汉大学,

实验师范学院的老师,

和大多数女人的人生轨迹相同,

她结了婚,怀了孕。

十月怀胎,是一个母亲,

为孩子遭受的第一个苦难。

因怀孕还在工作,

她曾数次晕倒在讲台上,

为孩子能平安降生,

她一改爱睡懒觉的习惯,

天天早起读诗,买新鲜食材,

自己做自己吃,吃了吐吐了再吃。

一朝分娩,是一个母亲,

为孩子遭受的第二个苦难。

年,25岁的她,

终于等到了孩子降生,

岂料,迎来的竟是一场悲剧。

因医生失误,导致她的儿子宫内窒息,

严重缺氧,成了重症脑瘫儿!

满心满肺的幸福,

只能化作汹涌不绝的泪水。

儿子出生后连续四天,

都躺在特危病房里,

一点动静都没有,在这短短4天里,

她居然收到5份病危通知书。

医生对她说:

“放弃吧,孩子没救了,

这孩子非傻即瘫。”

丈夫对她说:“别要这个孩子了,

将来一定会拖累我们一辈子的。”

所有命运,所有声音,

都指向了同一个结局:

结束孩子生命,让他免遭一世之苦。

可她却发出一声悲吼:“不!

他的小脚丫曾那么用力地踹我肚皮,

他的小心脏和我的心脏一起律动。

我曾承诺要把他带到人间,同喜同悲。”

她坚持抢救孩子,

每天不吃不喝坐在保温箱前,

不停地对儿子念叨:

“你睁开眼看看妈妈呀!”

也许是心连心的爱,

肉生肉的情,感动了上苍,

儿子终于苏醒过来,放声大哭,

而那一刻,她的哭声比儿子的还要响亮……

她想起《诗经》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诗句,

便立即为儿子取名叫丁丁,

希望儿子能和树木倒下一样,

也给这世界留下一点动静。

孩子的不幸,是一个母亲,

为孩子遭受的第三个苦难。

她之前只记着抢救孩子,

忘了喂奶,导致乳汁干涸。

可母乳比牛奶更利于大脑发育,

她决定用中药催乳的方式。

一个多月后,苦涩的中药,

终于让她有了甘甜的乳汁,

可也让原本爱美的她,猛增80多斤,

身材走样到连亲戚朋友都认不出来。

更难的是,丁丁情况很糟糕,

3岁还不会走路,拿不稳东西,

脖子耷拉着,嘴里不停地流口水。

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

专家告诉她:靠药物治疗意义不大,

物理疗法,或许会产生奇迹。

从此,为了这个“或许”,

每天下班后,本就精疲力尽的她,

仍坚持带丁丁去按摩、推拿。

年,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

她照例骑着自行车带儿子去按摩,

可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栽进泥坑。

她顾不上疼痛,赶紧将儿子扶起,

接着去扶车,车刚刚扶好,

儿子又倒了下去……

不知反复多少次,身上已满是伤痕,

医院,医生看着已成泥人的她,

劝道:“这么恶劣的天气,你就别来了吧。”

她摇了摇头:为了儿子,

我不能给自己半点松懈的借口,

只能对自己残忍到底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丁丁能走路了,虽然还不够稳。

接着,她又带丁丁学习拿筷子,

练习写字,帮助儿子克服身体障碍。

渐渐地,儿子已能认识多个汉字,

进了学校,成绩一开始是倒数,

后来竟变成了名列前茅。

儿子在一点一点变好,

她的婚姻却走向了破碎。

自从她坚持留下儿子后,

丈夫就对她越来越冷漠,还说:

“你不听医生建议,这么固执,

你自己养这个残废的孩子吧!”

等到丁丁10岁时,

她平静地跟冷酷的丈夫离了婚,

从此,成了一个单亲妈妈。

作为单亲妈妈,

当时她的月工资不过百余元,

光丁丁的按摩费都难以支撑,

为维持生计,给儿子看病,

她不仅在学校教书,

还另外兼了三份职,每天拼命工作。

一次,有学生到她家请教问题,

这个学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房子仅仅只有20平方米,

到处摆满接雨水的脸盆,

而她一边给儿子按摩,

一边拿面包往嘴里填,

双脚则放进洗衣盆里搓洗衣服。

学生无语凝噎:

“邹老师,你怎么这么累,

不觉得苦吗?你哭没哭过?”

她楞了楞,继而笑着回答:

“我还真忘了这些了,

看来,累并不是没有好处,起码,

它让我没时间去感受痛,更没时间去哭。”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这便是母爱天性,无与伦比。

母亲的坚强和自立,

是最好的教育和触动,

她的泣血付出,得到了儿子的回应,

年,丁丁以优异成绩,

考入楚才实验中学,

可一进学校,丁丁就成了异类,

因为筷子、勺子拿不牢,

他吃饭时往往要借助双手,

武汉方言“苕”,是傻子的意思,

同学们编了句顺口溜骂他:

丁丁是个苕,吃饭不用勺。

丁丁没把自己受的委屈告诉她,

可儿子的难过哪里逃得过她的眼睛。

她没有说破儿子的委屈,

只是把儿子带到竹林里的一块巨石旁边,

这块巨石已被竹子掀翻。

她对儿子说:“丁丁,你知道吗?

最初竹子和石头的境况不是这样的,

石头压在嫩笋上。

石头那么强大,嫩笋那么弱小。

可是你看,现在局面发生了多大的逆转……”

丁丁沉默很久后,猛地点了点头:

“我懂,我就是那棵竹笋。我能!”

丁丁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初中四年,成绩始终在年级前10名,

初三时,当全班同学都不肯,

报名参加运动会0米长跑时,

连走路都不稳的他,

却鼓起勇气举了手,

那一刻再也没有人敢嘲笑他。

比赛时,对手们都已冲到终点,

他才刚跑完第一圈,

但所有人都愿意为他鼓掌,

这个因为身体缺陷而懦弱的生命,

爆发出了震荡所有人灵魂的能量。

看着已经长大,阳光帅气的儿子,

她的心中满是感恩,

她想,只要儿子健康就好,

不求他多有出息。

没想到丁丁的志气超乎想象。

她曾跟丁丁随口说了一句,

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考上北大。

没想到丁丁却许下豪言壮语:

“妈妈,我帮你圆这个梦!我要考北大!”

重度脑瘫儿要考北大?

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丁丁真有着冲刺北大的决心,

无论在教室还是图书馆,

每天都能看到他埋头苦读的身影。

年,丁丁走进高考考场前,

回头看了一眼送别自己的妈妈,

那时他才猛然发现,会变戏法的时间,

竟让妈妈苍老了那么多。

他急忙折身回来,拍拍她的肩膀:

“妈妈别紧张,相信丁丁。”

7月初,考分公布,

丁丁成绩竟然是分,

成功达到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丁丁把录取通知书递给了她,

打趣说:“妈妈,这是给你的梦想,

我已经替你‘打开’了。”

可她心里还是很忐忑,

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北大肯收吗?

没想到,北大主任告诉她:

“北大是一片培养奇才的沃土,

看着你们,我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

来拒绝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学生和妈妈!”

一向坚强的她,听到这句话后,

再也没能忍住泪,

任由眼泪夺眶而出……

年,丁丁从北大,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

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就读。

年3月,已经工作两年的丁丁,

又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

他说:我从来没敢想过申请哈佛,

是妈妈不停地鼓励我,让我试试。

我每次迟疑不前时,

妈妈都会伸出有力的双手,护我前行。

在丁丁眼里,妈妈是“精神导师”。

但她却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挚友,

她从不觉得自己伟大。

她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

一个为了孩子而不断成长进步的妈妈。

现在,丁丁在哈佛大学里努力学习,

他想着要再争气一点,

争取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空没空,都要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