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皮肤病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9520.html “妈妈,妈妈……”
11月4日晚,当所有人都在给熊熊唱生日歌,祝他两岁生日快乐时,他这句“妈妈”让大家瞬间安静下来。母亲李欢(化名)瞪着大眼睛,眼泪“唰”地一下流了出来。
熊熊能自己走路了
她一把拽过熊熊,紧紧把他抱在怀里:“孩子啊,你这句‘妈妈’我等了两年了……”
这一幕发生在熊熊到重庆市綦江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免费康复治疗一年二个月后。
熊熊八个月大被诊断为脑瘫,林欢家也因给孩子看病迅速陷入贫困。得益于残联政策,孩子从十个月开始接受免费康复,如今已经能行走,接收简单指令。
脑瘫儿两岁生日喊出“妈妈”
李欢是綦江人,年11月4日,她顺产生下了熊熊。从有孩子那一刻,她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都说七坐八爬。然而,熊熊八个多月了还不能翻身,也不能坐稳,一家人开始着急。在綦江区妇幼保健院检查后,医生的话给了他们当头棒喝:孩子是脑瘫,而且是中重度脑瘫,“这个娃儿今后只要能自理就行了。”
“治!一定要治!”李欢含着泪对家人说。
医院,熊熊一个月就花掉了3万多元,家里的存款开始“见底”。
李欢的姐姐身体有缺陷,他的父亲也因病面临瘫痪。熊熊被确诊为脑瘫后,李欢的妈妈汪大翠(化名)一下子老了几岁。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时,綦江区残联给他们带去了好消息:熊熊可以到綦江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免费的康复训练。
孩子们上康复课
经过协商,外婆汪大翠在家带熊熊接受康复训练,李欢和老公则外出打工赚钱。
在康复中心,熊熊每周接受6天训练,每天3小时。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治疗,熊熊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学会喊了“妈妈”。
11月4日,是熊熊两岁生日,李欢特意赶回家陪孩子过生。她说,两年了,她终于盼来了这句“妈妈”。
康复中心儿童康复科主任李莲鸿表示,熊熊接受康复时间较早,目前恢复效果不错,等到他幼儿园时,就能够正常随班就读。
一户多残让他家致贫
航航和恒恒一起画画
无独有偶。年,綦江区安稳镇的张彩红生下了大儿子恒恒。孩子两岁多时,被诊断为痉挛型脑瘫。想着大儿子是残疾人,张彩红和丈夫陈孝海决定再生一个孩子,将来好有个人照顾恒恒。
年,航航出生。然而,孩子快两岁了却只会无意识喊“妈妈妈妈”,在医院评估后,航航被确诊为中重度自闭。
这个结果无疑晴天霹雳。张彩红整日以泪洗面。
为了孩子们的康复,陈孝海不得不放弃外出打工,从外地返家,和张彩红一起,陪伴孩子往返于康复机构与家之间。为了孩子康复,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几万元外债。
年他们家被评为建卡贫困户。
了解这一情况后,綦江区残联立即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措施:兄弟俩免费到綦江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同时还享受康复期间每月元的生活交通补助。
孩子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后,哥哥恒恒已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已在安稳学校随班就读四年级,成绩中等。航航在进行言语、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一年半后,能听从简单的指令,与人简单交流,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目前在安稳希望幼儿园上中班。
孩子的好转让陈孝海松了一口气,谈到现在的生活他信心满满:“康复期间,孩子们不仅治疗费用全免,医院还提供住宿。现在,孩子能正常上学了,我也可以出去打工开塔吊,一个月大概能挣五六千块,能够自给自足。”
张彩红也成为了安稳镇民政办的本土人才,从事为村民服务的工作,收入稳定。
目前,他们家已经还清了外债,去年还在老家建了新房,一家人其乐融融。
“康复一个残疾人,解放全家劳动力”
单独训练
熊熊和航航一家只是綦江区创新开展精准康复,助力残疾家庭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实现“康复一个残疾人,解放全家劳动力”的目标,綦江区残联创新残疾儿童康复,探索残儿康教结合模式,扩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面,拉长救助年龄段,将全区17周岁(含)以下的脑瘫、智障、自闭症残疾儿童全部纳入綦江区康复救助范围。并实施五年救助计划,进行分类救助,并对接受康复训练残疾儿童给予生活和交通补贴;开展送康复进学校和家庭服务;普及残疾人辅具适配,促进脱贫攻坚。
值得一提的是,綦江区还创新采取“半天康复+半天教育”的方式,在康复中心开设幼儿园,填补了在院康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空白。据悉,目前綦江区现有2个班27名残疾儿童在读。
据重庆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市申报残疾人康复及托养服务设施项目共计21个(其中,康复项目13个、托养项目8个),总建筑面积约15.55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6.8亿元。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建成和在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共计24个。实现了区县服务设施基本覆盖,补齐了重庆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短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方便可及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原标题:《“妈妈!”儿子的这一声呼唤她盼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