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脑瘫励志诗人到同行唾弃,余秀华我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余秀华在成名之后接受新京报采访,她说:“语言像一口矿井。”

诗歌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们能够摄取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受,与我们日常浮于表面的表达是不同的。

那么,余秀华这位“挖矿人”的诗歌,又是如何诞生的?

很遗憾,余秀华并没有出众的姿容,也并非才高八斗,她的故事也并不惊天地泣鬼神。

余秀华因为出生时缺氧,好不容易幸存下来,却留下了天生脑瘫和跛足的后遗症。

她干什么事情都不得不歪着头,因此嘴巴看起来也是歪的,本来五官看起来还算清秀,却被疾病毁掉了容颜,甚至说话也时不时会口齿不清,她也因此自小遭到冷眼与嘲笑。

而且余秀华生在农村,家境一般,高中毕业时,她刚满19岁,就和许多不幸的姑娘一样,被家人草草安排了婚姻。

她的人生到目前为止,还与自由没有半点关系。

作为一位后来享誉全国的,二十一世纪的女性诗人,余秀华甚至没有上过大学。

与丈夫素未谋面就不得不结婚,这种包办婚姻对两个人来说,自然不可能幸福美满,在这次失败的婚姻中,丈夫出轨、家暴,余秀华只能忍气吞声。

但就在年一个深秋,傍晚夕阳壮丽得如同火烧,如常干完家务活之后,余秀华搓了搓冻红的手,站在家门口喊自己的小狗回家,小狗摇着尾巴。

她的脑海中,突然“凭空”出现了诗行。

但她并没有像许多第一次写诗的女孩一样,迫不及待地把诗歌写下来,她只是平静地继续倚着门板,心想:“这次包办婚姻在毁掉我,还好,诗歌救了我。”

后来,余秀华在《我养的小狗,名叫小巫》一诗中,写道:

“他(指当时的丈夫)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面对醉酒后施暴的丈夫,余秀华无力反抗;面对丈夫的出轨和言语羞辱,余秀华也保持沉默。

她能做的,只有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不怕疼”——之所以能做到“不怕疼”,就是因为她以生活中所有的痛苦为土壤,精心呵护培育出了盛开的花朵。

这些苦难没有把她变得脆弱、神经质、怨天尤人,反而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坚持活下去和反抗的勇气。

余秀华的诗歌,就是在这片荒芜之地上生根发芽的。

但那时候,她的写作并没有任何目的,诗歌来了,她就让它们顺着笔尖流淌到纸张上去,她的笔记本写满了一本又一本,村子里别人说的闲话,她也不在意。

是啊,余秀华从小就因为脑瘫跛足受尽了嘲笑,如今写诗被嘲笑,又算得了什么呢?她又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只有在写诗的时候,余秀华才能暂时抽离。

她能让灵魂振翅高飞,飞离不完美的笨重的身躯;飞离落后闭塞的小村庄;飞离暴力的丈夫和鸡零狗碎的生活。

她能短暂地躲避在一个只属于她的小世界里,静静抚慰自己。

年,余秀华在婚姻中忍受两年多之后,21岁的她终于下定决心背负着沉重的行李,一瘸一拐地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她要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去打工谋生了。

健全的人尚且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在大城市中勉强立足,更不用说生来就残疾的她了,然而,余秀华就像一株墙缝里的蔓草,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倔强地生存了下来。

只不过,不像野草,她依靠的不只是阳光和雨露,还有她自己的诗歌。

夜深人静时分,在破旧漏风的屋中,在逼仄的小床上,她借着半点星光、半点昏黄的灯光,把心中酝酿已久、已经香醇的诗句泼到小本子上。

月光落在她的左手上,这时,“生存”才变成“生活”。

本来这些诗歌余秀华只是写给自己看的,毕竟收集生活中细细碎碎的美好事物,也是一种宣泄。但后来慢慢的,她也学习了新事物,接触到了网络,便开始陆陆续续把诗歌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

网络让她感觉安全,这里大家先看见诗歌,才知道作者,比起家乡的小村庄,“公平”很多。

读到诗歌的人不知道她面容并不如花似玉,而且还有残疾;不知道她只读完了高中;不知道她生活困窘四处漂泊。

他们只见到了文字,单薄却又厚重,他们只评价诗歌本身。

看到网络上素昧平生的人为自己的诗歌点赞,余秀华常常会感到欣慰,但也并没有什么更多的期望。

然而,在不断写诗五年后,余秀华的诗歌被她的“伯乐”发现了。

那是年,《诗刊》的主编刘年在浏览博客时偶然读到了余秀华的诗,后来他回忆,第一次读诗的时候,就“被一股强烈的野生力量震撼到了”——

读诗时,你要慢慢地读,就会觉得心底被人一碰,一酸,似乎有人替你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你更不会想到,作者只是一位没上过大学的脑瘫农妇。

后来,刘年这样评论与众不同的余秀华: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中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刘年给余秀华留言,诚恳地询问她是否能发表她的诗歌。

余秀华虽然惊讶,但思索后也应允了,诗歌虽是私人的表达,但语言的目的是交流,如果诗歌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那语言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于是,年,《诗刊》上发表了九首余秀华的诗歌,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为主标题,这也是余秀华第一次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同样被大众知悉的是余秀华虽身世坎坷,却仍坚持创作的故事。

中学生开始将余秀华的故事写进议论文,歌颂道:“她生活在阴沟里,却仍然仰望星空。”

评论家们给余秀华接踵而至的好评,赞美道:“五年写成的两千多首诗歌,是她没有被生活压垮的勇气。”

从那时开始,余秀华成为了一个“身残志坚的脑瘫励志女诗人”是人们争相要学习要效仿的对象。

别人说的其实都是事实,但只有余秀华在阅读关于自己的文章和报道时,心里却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余秀华写诗歌,从来没有想过功名利禄,也并不觉得自己是如何励志的,写诗只是她记录生活和表达自己的一个独特方式。

她的语言是质朴的,故事是日常的,感受也是私人的。

如今赞美突然席卷而来,总让她感觉危险也潜伏在附近,虽然她没有学过太多的历史,可能也不知道“祸福相依”的道理,但她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只是在那之前,她享受了更多的荣誉和奖励。

年,余秀华凭借着连续数年的笔耕不辍,获得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

她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在印刷面世后迅速脱销,创下纪录,成为中国90年代以来,首位诗集销量超过十万册的女性诗人。

读者爱她的真实,说余秀华愿意书写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甚至丑陋的一面,她有大胆瑰丽的想象和独特迷人的意象,能引起同样在底层挣扎的人们的共鸣,也能打动身在“上层”看似风光无限的大人物。

一旦有了“共鸣”,那么言辞的华丽包装就不那么重要了。

余秀华看到这样的评论,总是很开心,也隐约担忧:读者看到的“真实”,或许也不是她的“真实”。

余秀华的荣誉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久后,当大家开始“深扒”这位“新晋网红励志诗人”后,质疑和抨击的声音也纷至沓来。

其中两极分化评论最多的诗歌,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在诗歌中写道:“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穿过枪林弹雨,竭力奔跑去睡你”。

喜欢这首诗的人说:“这是最赤诚专一的示爱宣言”,“这是目空一切仅剩你的强烈爱意”,“作为一位残疾的女诗人,能如此浪漫、如此大胆地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实属不易”。

憎恶这首诗的人则说:“这是个不懂文学的人写出的小黄文而已,她上过几年学啊”,“低俗、下流、粗鄙,这也能出版吗”,“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女性诗人,不书写勤劳淳朴的农村生活,写这些情爱,成何体统”……

余秀华面对批评,就像面对之前的荣誉一样,表示淡然,既然曾经大家众口一词赞美她诗歌的真实,为什么一来到情爱,就不再认为这是真实的了呢?

避开情爱不谈,也就是挖走了成年人世界的一大部分,刻意避免,不去触碰,这不是纯洁,而是虚伪。

和最早被刊载出的一批诗歌可能略有不同,余秀华的诗歌其实很大一部分都与情爱和欲望有关。

诗歌要表达情感,就像《诗经》被孔子评价“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无邪之中,却也写过多少情爱!只是,很多作者也都是淳朴的普通人。

作为读者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看到的就是日常生活、浓烈的爱意……这才是最无邪。

余秀华的书写不会矫揉造作,要写,就最大胆。

而面对那些认为她是一位女性就不该“伤风败俗”的评论,余秀华说,那些人就更应该读一读诗了。

“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时代变了,男性不再在情爱中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而女性也不再只是被动的承受者了。人生而平等,女性也应该一样勇敢去追逐爱情,应该享受爱情,她也是在为自己发声。

——女性也应该能和男性一样,拥有去书写情爱的权利。那些负面评论,从来都没有阻止她继续写作。

余秀华在被采访时也是风格十足,面对不喜欢、不想回答的问题,她会直接跳过或者拒绝采访。因此,许多记者和撰稿人对此也颇有微词,在稿子里自然不乐意多夸她。

余秀华这样的做法被大众知道后,一些人认为是诗人都有的怪癖,一些人则认为她是过于狂妄。但她所想的没那么多——不过是想要留给自己更多时间,安安静静地创作罢了。

但随着余秀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争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同行的诗人不可避免地注意到了她。

老一代朦胧派诗人食指在诗坛颇负盛名,多年前写下的《相信未来》在高中语文课本屹立十数年,这就足以证明他的地位和话语权。

《相信未来》中写道:“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但如今,诗人食指看到余秀华这样一位文坛后辈,他觉得这不该是诗坛的“未来”,不是他所相信的“未来”,他失望极了。

所以对余秀华的诗歌,诗人食指给出了辛辣的批评:“余秀华的理想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她丝毫不关心国家的命运。”

食指认为,余秀华作为一个本该扎根农村的诗人,如今因为见识过了繁华的大城市,思想就受到了腐蚀,就迷失在了这种“小资”的生活中了。

她不在诗歌中表现农民的生活,表达农民曾经的苦难,和如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竟还能如此被大众追捧,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或许,这也反映了大众思想的一些问题。

食指在一次发布会上面对读者的提问,大众愤怒又痛心地说:

“把她捧得这么红,是什么意思?诗歌应该是严肃的,否则只会成为历史的笑话。”

“余秀华的诗,就是白话诗中的一株大毒草。”

面对来自诗人同行的唾弃,余秀华不像面对大众的批评一样,只是淡然忽略,也没有因为对方的资历就认错服输。

相反,她回复道:“为什么农村的生活就必须是痛苦的呢?”

是啊,大家一般都认为农村的生活就是“土”的、落后的、贫穷的,人们就应该表现得坚韧不拔,全心全意地在劳动中创造者幸福的生活,而无暇顾及其他所有的快乐。

余秀华也不是没有在诗歌中写农民的日常生活,“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砍柴烧火,在打谷场上赶鸡,这是一个农民的生活。”

但这就是所有了吗?有多少美好的小事,就因为大家认为生活是苦难的,就被忽略了呢?

“我错就错在身在底层,却高昂着头。”余秀华认为她只是一个底层的农妇,却有对生活中浪漫事物的感知力,却有与所有“上层人”一样对爱情的热望。

或许别人会赞美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但她自己才知道这理想与现实之间割裂带来的痛苦,她不被理解。而诗歌像桥梁,让她能勾连理想与现实。

而如今,被食指诟病的她的“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生活中的小确幸打动,在平庸的日常中,读诗的人也被传递了感知美的能力。

读者们或许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