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5岁脑瘫男孩成了老师这并非励志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感恩回馈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yiyuanxinwen/104004.html

一个5岁的小男孩被诊断为脑瘫,他有脑积水,双眼窝不对称、凹颈、鸡胸、在背部中央有大量突出的骨质、左腿瘸和右腿畸形,他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学生。

心灵总能折射出美丑

一位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来到这所学校,她发现这个小男孩,除了在坐姿的情况下能够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和进食外,其他所有的事几乎都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由于这所学校是政府资助的,所以经常会有许多参观者。有些参观者会用友善的方式与孩子们互动,而有些则会表现厌恶的神色。

作为一名老师,她对一些人感到反感,觉得她们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被游人们参观着。

有一次,她的面部表情和语调语气出卖了她。这名男孩关心的问老师发生了什么,她试图用一种隐晦的方式向孩子进行解释,这些人没有权利把消极的反应强于她们。

但这名男孩则只是简单地说:“也许他们不习惯被这么小孩子围着吧。”

这名男孩的简单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内心受到了触动。

一个外表异于常人的脑瘫男孩,竟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力,在其孱弱的外表下却拥有一颗包容而善良的心,由此及彼,每名教育者都应该向他学习,重新找回真实的自我,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一提到学习,一面对孩子,就会使自己变成了权威的专家,总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极其苛刻的态度来审视孩子,即使自己曾经的表现不如孩子。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捕捉老师和家长的情绪变化时,常常很敏感,哪怕你试图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也能被他们所感知。

因此,他们不得不在老师和父母面前伪装,时刻揣测大人的心情,又如何能够专心地去做好自己的事呢?

其实,当我们放低姿态,不是以一种苛求别人的态度苛求孩子,与他们更加平等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往往改变就会一点一点发生。

信任就是对未来的投资

有一次音乐课上,这名脑瘫男孩突然说想要跳舞,因为他们都非常喜欢音乐课,这时就会变得异常兴奋。

包括这名老师在内的几名成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她们担心如果这名男孩做不到,就会让他觉得十分沮丧。

正当老师们不知所措时,这名男孩要求将他放到地上。这名老师不得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此时,她的内心紧张急了,她真的不愿意这个不不幸的男孩受到打击。

但令她惊讶的是,这名男孩竟然慢慢地直起了上半身,还跟着节奏摇摆起来,准确地踩中了“节拍”。

这名老师简直不相信她所看到的一切,无论是她所接受的教育,还是她的所有经历,都没办法证明这一切,但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成长力量。他们从出生以来,就渴望着尝试,渴望着挑战困难,渴望着被大人所认可。但往往由于受我们自身学识和经历的制约,总是不愿意放开手让他们去尝试,去试错,去自由地成长。

回顾婴儿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从爬到站立,从站立到行走,从行走到奔跑,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教出来的,尤其不是靠说教让他们学会的,都是他们不断尝试、不断犯错,才最终学会的。

那么,为什么当他们越来越快地成长以后,反而需要我们不停地用语言教他们学习。难道从他们开始学会第一词以后,后面成千上百的字词、语句都是老师或家长一点一点教会的吗?

如果我们仔细回想,就会发现,儿童的成长超乎想像,十年前后,他们判若两人。而我们自己却几乎没什么变化,甚至停滞不前。

所以,儿童入学前后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往往都是由于老师或家长的限制和不信任所导致的。这一根源在于,儿童的成长速度与我们的成长速度不同步,结果大人们太过自信,太过依赖自己浅显的认知和经历,变得不信任他们,反而限制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无法做回真正的“自我”。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这名小男孩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养成了嘴巴里含着食物的习惯。因此,在这所特殊学校,教他如何吞咽放进嘴里的食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五年时间里都在练习正确的进食方法。

每天,老师都会告诉他午餐是什么,他也总会笑着说:“太好了!”

有一次,老师像往常一样把奶油玉米摆在他面前。

他深吸了一口气,突然嚎啕大哭起来。这把老师吓坏了,因为他从未发过牢骚,从未生过气,也从未大哭过。老师们猜测他可能是哪里不舒服,于是轻声地安慰他。

再又啜泣了一会儿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哽咽着说:“老—老—老师,我不喜欢奶油玉米。”

显然,在这么长的时间,尽管老师们很关心这个孩子,但却从未意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在对待孩子们时,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即我原以为,但事实往往与此相反。

比如,当看到孩子的作业写得不太工整,或者有一些错误,就会认为是孩子不认真;当我们看到孩子某一次成绩考得不理想,就会认为他没努力;

也有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孩子写得工整且与答案一致的作业,就认为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些题;当我们不厌其烦地告诫他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学习时,就认为他真的理解了学习对未来有多么重要……

其实,当老师或家长从自已以为的视角看待孩子时,常常就会犯主观的错误。而这也是导致孩子青春期出现叛逆的主要原因,久而久之的伪装和欺骗常常会产生更大地反弹,就像那个善良的小男孩一样。

老师不一定总是对的,家长也经常会犯错,这就是作为一个完全的人应该有的姿态。但我们试图将这些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伪装起来,又如何能够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孩子?又如何能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又如何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又如何能够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促进者呢?

罗杰斯说过:“要想成为别人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自己学习的促进者。”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才是对孩子成长的最有力的支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