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紧张到最后一秒,堪称俄罗斯的战狼2 [复制链接]

1#

有人说,比生病更糟糕的,是意志消沉。

也有人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关于意志,关于选择,是经久不息的故事,本周上映的新片《绝杀慕尼黑》就是一部再次讲述意志力与人生选择的电影。

影片以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还原当年苏联队在最后三秒钟以逆袭姿态击败36年连冠的美国队,成功改写奥运篮球史的传奇故事。

竞技运动所独有的热血风格与励志精神,再加上题材本身的特殊性,让《绝杀慕尼黑》在俄罗斯上映后一度成为振奋国民的现象级影片。

并创下俄本土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票房地位堪称俄罗斯的《战狼2》。

今年北影节期间,《绝杀慕尼黑》首次与国内影迷见面,上周开启的超前点映吸引第二波影迷入场,目前豆瓣评分8.2,猫眼淘票票双双过9,口碑满满。

说回苏联与美国队之间的那场篮球赛,其实至今伴有争议性。

彼时尚处于美苏冷战期间,双方之间的“竞赛”心理蔓延于赛场内外,两个超级大国决赛场相遇,既是一场比赛,也是一场“战争”。

另外,关于苏联队最后三秒钟逆袭的裁定,双方也是各执一词各持立场。

苏联男篮最后三秒绝杀瞬间

但排除立场性和争议性的考虑,《绝杀慕尼黑》仍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来自战斗民族的热血励志电影。

它将军事/战争等俄罗斯传统优势类型片的阳刚、厚重融入体育题材,让我们对俄罗斯电影有了新的印象。

特别是片尾长达近40分钟的决赛现场还原,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紧张感、浸入感,让人不禁联想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结尾激情的LiveAid演唱会,或是《摔跤吧!爸爸》结尾激烈胶着的身体对抗。

《绝杀慕尼黑》的热血激燃离不开比赛现场还原与决赛过程中的悬念营造,与这些“硬核”元素相搭配的,还有一系列经典的戏剧性设置——

一位初来乍到的教练带领一盘散沙的队员完成一个不可能的目标;

外界嘘声与自我怀疑的双重压力;

队员们的个性与目标共性之间的冲突;

外刚内柔的教练、团队磨合、最后一刻的绝杀等。

曾出演《碟中谍4》的俄国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在片中饰演教练加兰任。

加兰任身上有着明显的铁血作风,他一上任便公开宣布要与美国队争夺男篮冠军,这样的言论在冷战时期无疑会被舆论推到风头浪尖。

因为比赛的结果不再关乎个人,而是关乎国家荣誉,这岂是一支球队所能承担的风险?

所以难免有人会带着警告甚至看热闹的心态说,“他们玩的不是篮球,而是人头”。

就是在这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形势下,加兰任面对的却是形如散沙的国家队,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加盟共和国,各有不同的性格与打算,并且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他们能够做到。

加兰任坚持以自己的战术和选人标准重新组织球队,其实对于能否夺冠,他也没有十足把握,只不过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不要总想着赢,但要想不能输”。

这里的“赢”与“输”早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比赛名次,而在于一种精神劲头,在于通过实际的行动让每个人感受到一股新的氛围。

在重整队伍的过程中,每个队员的性格与心理世界渐渐展开,看似强硬的铁血教练也展现出如父亲般的深沉一面。

如果再退回到故事的起点,你会发现片中关于父子关系的一种变奏。

加兰任在接到教练职位之时,正苦于无力负担治疗儿子脑瘫所需的费用。

所以当他得到这样一个既能够证明自己专业能力,也能够帮助一家人解决实际困难的机会时,相当于他把对儿子的责任转化成了对球队的责任。

通过化解队员们的恐惧、不自信,并将他们带上决赛场,教练完成了对这一班孩子的“治愈”,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治愈。

而当队员们每人都拿到如愿以偿的一份奥运金牌奖金时,他们把奖金全部送给了教练,这是一个带有仪式性的场面,但不是神性的,而是世俗的、人情的。

所谓励志电影带给观众的感动、热血,激烈的对抗性比赛只是包装,内里的细腻人情味才是画龙点睛之处。

《绝杀慕尼黑》的高口碑,再一次显示出影迷对竞技励志电影的偏爱,像国内观众熟悉的《摔跤吧!爸爸》,星爷的《少林足球》也是一个例子;

另外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光辉岁月》(,豆瓣8.4)、塞缪尔·杰克逊主演的《卡特教练》(,豆瓣8.4)、乔什·卢卡斯主演的《光荣之路》(,豆瓣8.5)、巨石强森主演的《重振球风》(,豆瓣7.8)等都是典型。

即便这类电影很难避免模式化,但如果能做到情节曲折紧张、角色情感真实动人,依然能够获得好评。

就如小万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关于意志,关于斗志,是一个永远都不过时的主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