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亮而温暖的萤火之光记重庆市第二社会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751257.html
<

患有脑瘫的周帅39岁,虽然行动不便,但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智力和情感;自幼双目失明的万俊24岁,有着令人羡慕的嗓音,他的歌声充满力量;患有智力障碍的陈成林60岁,虽然智力像十几岁的孩子,但他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很强。他们都是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残障院民。

年5月,周帅、万俊、陈成林3人和另外8名残疾人一起,在福利院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萤火志愿者服务队。

萤火微光,温暖你我。两年多来,福利院萤火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余次、服务多人次。年11月,“心向萤火·以能助人”特困残障人士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了银奖。

他们有一颗助人的心

周帅从小生活在重庆市儿童福利院,成年后转到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生活,这里的多数人都有着和他相似的经历。周帅性格开朗,爱和人交往,院民之间闹些小矛盾、小误会时,他都会主动找双方谈心帮助化解。虽然表达费力,但是从他嘴角挤出的每一句话都让对方心悦诚服。福利院社工科科长告诉记者:“周帅就像院里的‘和事佬’,院民都愿意和他交流。”

“虽然手部痉挛不能用筷子,但在我们的帮助下,他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和手机。”福利院休养区主任吴伟告诉记者,“周帅的残疾只是肢体上的,智力和心理都和正常人一样。”

因为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设备,周帅通过上网学到很多知识,也了解了外面的社会。他喜欢浏览关于志愿服务的报道,他说:“志愿者们无私帮助他人,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精神令人敬仰。”

“成立萤火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是周帅提出来的。”福利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彤告诉记者,“当时我很惊喜,这是院民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为了支持他的想法,院里专门成立了一支萤火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心向萤火·以能助人’特困残障人士志愿服务项目,并由专职社工专门进行指导。”

不同于一般人参与志愿服务,残障人士参与志愿服务需要克服自身生理或心理上的很多障碍,而且需要借助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团队整体作用。福利院社工唐少莉告诉记者:“虽然身体残疾给他们开展志愿服务出了不少难题,但一直在努力的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做志愿服务是快乐的

年1月,萤火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次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的工作是为院里的元旦晚会布置会场。行动前,社工和志愿者们坐在一起,商量会场布置方案。

会场布置需要用到什么物品,桌椅怎么摆放,谁来做拉花,谁来吹气球……所有这些,志愿者们都想得非常周到,而且进行了周密安排。在社工的协助下,周帅担任总策划,每个志愿者也都承担了力所能及的职责。“老顽童”陈成林负责吹气球,患有智力障碍但身材高大的李强负责挂拉花,周帅坐在轮椅上指挥……忙碌中的他们兴奋而快乐。唐少莉感慨地说:“从前布置会场时他们最多是来搭把手,这回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

会场布置顺利完成,元旦晚会也如期举行,万俊还代表萤火志愿者服务队上台为大家献唱了歌曲。

志愿者服务队布置会场的行动在院里获得一致好评,萤火志愿者们的干劲也更足了。他们又主动要求承担院内特定区域的卫生清洁和院民垃圾分类指导服务。

每次清洁卫生时,负责清洁墙壁的李强一块砖挨着一块砖地擦拭,生怕漏掉一块没擦到;陈成林负责垃圾清运,推着装有垃圾的小车跑来跑去,忙个不停;负责扫地的志愿者们把犄角旮旯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指导垃圾分类是志愿者们遇到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先是社工带着志愿者们在院内学习区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放什么类型的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绿色代表厨余垃圾,蓝色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萤火志愿者们一边听社工讲解,一边小声默念。一遍一遍地重复记忆,一遍一遍地实际操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志愿者们不但能够熟练地进行垃圾分类,而且还能指导其他院民合理分类,并向院民传授有关垃圾分类的常识,院民们纷纷对他们投来羡慕和赞赏的目光。

志愿者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协助老人安全乘梯,为老人读书读报,参与组织院内残疾人运动会……这支特殊的志愿者服务队,为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新生力量。

他们也能服务社会

相比服务院内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到院外开展志愿服务对萤火志愿者来说是个更大的考验。第一次“走出去”开展志愿服务是在年5月,当时,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和巴南区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一个残障人士创意作品画展,在这次画展上,萤火志愿者服务队担负了引导和解说的任务。

杨悦负责这次画展的现场解说。她曾患有应激障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有了很大好转。为了做好这次解说,她事先准备充分,把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在社工的指导下,她还根据解说内容设计了语速和手势,并反复排练和预演。

画展当天,不少市民前来参观。萤火志愿者们按照分工,各司其职。从门口迎宾到进出场引导,再到现场解说,一切都十分流畅、顺利。

“现场解说时,杨悦虽然有些紧张,但她讲得非常动情。”唐少莉回忆说。讲解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倾听,结束时人们纷纷向她伸出大拇指,夸道:“你真棒!”

20岁的萤火志愿者李娟患有智力障碍,心理年龄像个孩子。画展结束当晚,她特意穿着志愿者服装回到房间,向其他室友炫耀自己的经历,高兴地说:“我,今天是一名志愿者了。”

志愿服务精神凝聚起奉献力量

“被他们自强坚韧的精神所感染,越来越多的职工愿意与萤火志愿者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李彤告诉记者,“目前,院里已经有53名工作人员加入了萤火志愿者服务队。”

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大家参与志愿服务,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制定了志愿服务激励奖励制度,对志愿服务采取积分制管理,年度积分最高的5名志愿者可获得“萤火之星”称号。院里不仅为他们颁发奖状,还会帮助他们实现一个小愿望。年,周帅被评为“萤火之星”,得到了一台心仪许久的收音机。

采访结束时,周帅用手机敲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在众人眼中,我们或许是只会接受别人馈赠和帮助的群体。其实,我们也想用自己的能力证明,我们也能帮助别人,希望用自身微弱的光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文内残疾人姓名均为化名)

短评

愿更多“萤火”闪烁光彩

本报在推出关于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萤火志愿者服务队相关报道的同时,有一些体会与广大读者分享。

萤火志愿者服务队的行动令人感动。萤火志愿者服务队用生动的实践告诉人们,他们并不单纯是需要关爱、照顾的弱者,他们同样有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愿望与能力。他们用行动挑战着躯体的极限,用行动影响着同伴的心灵、改变着大众的看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他们的每一次服务都让人赞叹、令人感动。

萤火志愿者服务队的成长令人欣慰。从报道中我们看到,这些长期受照顾的特困供养对象,在发起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并不是满载艰辛和痛苦,而是充满了朝气和执着、洋溢着阳光和快乐。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了奉献、赢得了肯定、得到了成长,更收获了幸福、自信和尊严。

要创造条件让更多“萤火”闪烁光彩。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对残障特困供养对象开展志愿服务坚定给予尊重支持、提供相关保障,不仅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而且也在满足他们的心理、社会、生态等更多层次需求。这完全符合我们党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学习借鉴重庆经验,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促进服务对象在更多维度得到发展。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期待在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中能够看到更多“萤火志愿者”的身影。(张丽霞)

来源:年1月8日《中国社会报》

原标题:《明亮而温暖的萤火之光——记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萤火志愿者服务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